第(3/3)页 说到这里,毕自严突然停了下来,眼中闪过了一丝丝的明悟之色。 他明白了袁可立问这么多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意义,也明白了袁可立所说的第三手准备是什么了。 西班牙等国打不过大明,因素有很多。 但他们为什么能殖民或者说控制着同样人口众多的印度半岛南部呢?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明也有诸多战船,也有诸多火器,例如本土的将军炮、三眼铳、火龙出水、神火飞鸦、烟砖、火砖等,以及引进仿制的佛朗机炮、火绳枪等等。 虽然在技术水平上不如西班牙等国,但技术水平在东亚依然是最强的。 皇帝自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成立诸多研究院?就想想培养更多的各式各样的人才。 事实正是如此,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,又或者是火器等等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 尤其是火器的发展,更是超出了整个大明一朝前两百来年发展之和。 若是没有种类繁多、威力巨大的火器,大明想镇压建奴、踏平草原诸部、奴役扶桑那都至少还需要十余年的时间,耗费和死亡远超现在。 更不要说将安南等九大势力的联军给干掉,将中南半岛给收入大明的疆域,那都是妄想。 平复了内息的思绪后,毕自严看向袁可立:“袁阁老,您是想趁着欧洲的内乱将欧洲诸国的人才给吸引到大明来? “对,人才是技术进步的绝对基础之一,哪怕是拥有大量的财富,没有人才,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” 袁可立点了点头:“你们或许在想大明境内没有人才吗?为什么非得从海外诸国吸纳? 本阁给诸位讲几个真实的案例,你们听完以后就明白了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