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2 甘露殿之喜-《大唐: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众臣听宣!”

    这时候,李世民终于抬起头来,他脸上已有泪痕,颤抖着将那塘报放了下来。

    重重地吸了一口气,李世民朗声开口:“我大唐蜀王,领兵北征高句丽、突厥、薛延陀三国……大获全胜,共歼敌二十余万,俘虏敌军三十万,彻底粉碎了三国阴谋,平定了北境战事,不日即将回京献俘!”

    李世民震声而道,声声振聋发聩,动人心魄,听得在场众人皆是心头狂喜,甚至有人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待他说完,众臣互看一眼,皆笑着朝李世民拱手,齐声贺道:“臣贺大唐得此大胜!贺陛下得此良将!”

    “好!好!好!”

    李世民激动地一连道了三声“好”字,一声比一声嘹亮。

    他这时才有工夫抹净眼泪,将那封记载着李恪赫赫战功的塘报拿了上来,分享于众人观看。

    众人挤上前去,看完这封塘报之后,更是震撼不已。

    李恪竟以只耗损不到五万兵力的代价,取得了歼敌二十万的战果。

    这样的战功,说是空前绝后,一点都不夸张。

    “蜀王领军之能,当真天下无敌!”李靖抚须长叹。

    他是整个大唐战功最为显赫之人,曾为大唐立国建立不世之功。

    可当李靖将自己放在这场战争中,试推自己能否作出李恪这样精准的判断,果断的行军布阵时,他只能摇头苦叹。

    李恪之能,已远超他这个大唐军神了。

    “蜀王威猛,当世无人能挡!”

    这是秦琼的评价,当他知道李恪身先士卒,杀敌无数,又斩杀了敌军三国统帅,他再一次被李恪所震惊。

    此前击杀颉利时,他已震撼于李恪的个人武力,可这一次的难度要远胜于渭水河之战。

    当时突厥大军不过十万左右,而且颉利是主动攻击,露出了破绽。

    这一次,李恪在万军丛中,仍能斩敌将首级,并且一斩就是三个。

    那薛延陀主帅咄摩胜雄,威名早已传遍天下,是当世难得的既有谋略,又有高超武技的枭雄,竟在高度提防之下,众将护佑之中,被李恪斩去了头颅。

    此等英勇,谁人敢当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